襄阳市供销社直面基层组织建设短板,抢抓农业社会化服务和“两新”机遇,大力实施“强基工程”,提出“农业社会化服务到哪儿、基层社建设就跟进到哪儿,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到哪儿、基层社建设就跟进到哪儿”(以下简称“两个跟进”),探索出一条覆盖全面、功能多元、数字赋能的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径。
“两个跟进”助力组织嵌入,实现基层组织有阵地。襄阳市供销社以“两个跟进”破解场所和资金制约,实现组织网络延伸与实体化建设,推动基层社覆盖扩面。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建社。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,建成乡镇供销社26个、村级供销社21个,形成“社有农服企业+村+农户”合作模式,襄州福泽农业公司、枣阳广恩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与村“两委”联合成立村级供销社,吸纳农户及农机手参与,推广“六统一管理模式”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赋能建社。结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,建成乡镇供销社23个、村级供销社19个,试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与村级供销社融合。通过“建社”试点整合回收、分拣、暂存等功能,打造村级再生资源服务节点,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物资循环利用,助力环境治理与资源高效配置。开发区基层社试点突破。针对高新区黄庄社区兼具城市与农业用地的特点,由市供销社、社区集体、种养殖大户三方共建村级供销社,开展农业服务、农资销售、再生资源回收等业务,解决土地托管、农资供应、环境治理等问题,释放农村劳动力活力,实现农民就近增收。
“两个跟进”助力功能嵌入,实现基层组织有质效。以“两个跟进”为抓手,聚焦服务功能升级与数字化转型,破解“空壳社”难题,推动基层社从“有形覆盖”向“有效服务”转变。融入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。构建覆盖耕、种、管、收、储、销全环节的服务体系,整合供销社、社有企业、农民合作社等资源,服务范围涵盖粮食、果蔬、食用菌、茶叶等多类作物。老河口市依托张集供销社组建“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”,开发“老河口数字供销综合服务平台”,集成物联网技术与信息化管理,实现农田监测、智能灌溉、产销对接等数字化服务,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标准化水平。襄州区龙王基层社、枣阳清潭基层社提供“点单式”精准服务,满足农户多样化需求。精准对接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链。谷城双堰村、庙子头村联合湖北供销金洋再生资源公司,设置废旧物资暂存点,将回收服务纳入积分超市管理,实现村级社“五有”标准。